历代文艺创作,总有蒸不干的故乡情怀。而现实里的故乡正在被大多数人虚拟。
麦浪2012年前创作的,并在杭州展出的《故园》油画系列作品,应视其为当时对故乡正在被“虚拟”的一种独立意识默默的抗争。无论从取材、视角、笔触等处理上都体现出了无言的警醒——请珍惜并减少破坏我们自己的故园。
2013年至2015年他创作了《流失的江南》系列油画作品。他以曲水的形态将小桥、流水、人家、倒映在水里的腰肢等等江南元素,都通过带有岁月与记忆曲线的意象展现了出来。这批画作以流动的意象片段截取组成了“一个流失的江南”。以此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正在你眼前流动,而还未完全失去的美丽江南,从而唤醒对家园的在场回归。
为了更好的表现正在流失状态下的东方江南,从没学过书法的麦浪,开始练起了行书。他试图以东方美学中的“线”之意韵,将逐渐消淡的江南引流进入他的画里。
基于诗意的《流失的江南》系列,所能产生的对家园回归的“微妙”的作用,2016年开始,麦浪再次深入抓住“榕树”作为温州市树,且千年还在屹立与生长的温州活文化代表,创作了《大树有榕》系列油画作品。
此系列,在表现手法上由具象到意象。从地理上他创作了村头的榕树、桥头的榕树、埠头的榕树、路口的榕树等榕树作品。从颜色上他创作了绿色、红色、蓝色、灰色、黑色的榕树等等。将一棵树赋予了人的情绪与情感。就这样,榕树系列通过表现主义手法及地理和颜色的精妙融合,并构建了生活、文化、时间与空间的多维立体联系,打开了瓯越大地以“榕树”为形象记忆符号所展现的活色生香的“家园”。
2017年,为了重构并保护温州的古建筑文化和生态,他又开始不停的行走、搜寻。以一支普通的钢笔创作了《古建筑》系列钢笔画作品。此系列在手法上,他以西方古典主义造型技法为基,加以中国宋元水墨山水画意境为韵,走上了一条独属于他自己的钢笔画探索之路。
麦浪与其他艺术家有些许不同之处。麦浪同时作为一名诗人,多年来,通过诗意的萌发,在绘画领域有更多的尝试,通过诗与画的交融推向更高的艺术成就。我们从麦浪作品中可见一斑,其作品充满某种诗意的力量。
面对“故乡”题材和多种材料与表现手法的创作形式,多年来,麦浪在这一路上尽情发挥他的“画语权”,实际上也是艺术家以身阐述物的“时间”性和一种自我表现的艺术倾向。从人到物,再到近水远山,云霞星空,追寻一个精神完整的自己,这一过程不正是许许多多艺术人在艺术世界里寻找自我完善的过程吗?
2019年8月,由北京伏羲书画院、北京荣宝斋画院、北京东岳美术馆主办,选取了他近六年来所创作的油画《流失的江南》、《大树有榕》和《古建筑钢笔画》等三个系列作品,分别在北京伏羲书画院展厅、荣宝斋画院展厅、东岳美术馆连续举办三场个人作品展。
麦浪说,这不是一次成果展示,而是他与自己,与江南,与故土的一次深刻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