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张泰阶《宝绘录》书影 艺术品市场的书画出版物只是作为昂贵的书画佐证真伪的附属品,它已不是大众概念或读书人的图书。
文/孔祥东
晚清,精确的照相制版印刷技术,传入上海,出版商首先着眼于历代流传的精品书画,印制了大量画册。这是基于图书出版的商业利益,因为当代画家还没有进入经典行列,其作品不可能成为读书人或学画者的典范。到了民国才出现同时代书画家的个人画集,或集体展览作品集。一般大名头个人书画集是书局出版发行的,小名头和一些纪念画集多为自印本。民国时即出现了以卖画为目的历代名画集,所以民国珂罗版出版的古画,只能表示其民国时业已存在,并不能作为判定真迹的依据。若论以卖画为目的著录,始作俑者当推晚明张泰阶所编《宝绘录》,其著录隋唐五代宋元名画二百件,无一真迹。
1949年以后由于出版体制国有,所有出版物都是调动举国资源编著,这一时期出版的古代、近现代书画家的书画集真伪方面的质量该是最可信的。现当代活着的书画家出版书画集更直接就是优劣评判的标准和政治待遇,够得上出版书画集的基本都是名列前茅的大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前代书画集真伪问题,可放宽到90年代中后期,大陆艺术品市场兴起之前。这类画册随着艺术品价格的上扬,在旧书网或拍卖会上价格也已少则千元,多则上万。
到了本世纪书画市场经过两次爆发以后,书画家自费出版的画册,各种机构策划的展册,已是铺天盖地。社交场合,画家递上一本画册,如殷勤的推销员递上名片,或售楼小姐塞给你宣传品一样司空见惯。我常想,人们为什么独独讨厌推销员和售楼小姐?大概画家推销自己,与“读书人窃书不谓偷”一样吧?特别不能容忍的是:有一拨人办的有刊号、没刊号的杂志,每期通过邮寄散发,那些大块褒扬画家的文章要么高深莫测,要么近乎梦呓,所刊书画作品要么一团墨色、要么粗疏变形,没有一幅画赏心悦目。他们每期编排全国书画家的行情表,备注:走势平稳、有升值空间、可以大量收藏等等,对于不在他们宣传之列的真正一流书画家则拉来做陪衬,备注多为一般。
书画价格高昂也催生了各种前代大家的书画作品集。质量最好的是由一流弟子组织编辑的,由家属把关的则取决于其鉴定水平,良莠不齐,直接以卖画为目的书画集往往有人为故意掺假的现象。最严重的是全部伪作冒用已有同类、同名出版物的书号,印刷装帧都很精美,不是专业人员恐怕难以看出画伪,书也伪。
奇怪的是,除了几家大牌美术出版社,多数美术专业出版社除了卖书号给出画册的人,自己很少出版书画集,或者出版了也卖不掉。艺术品市场同样的书却可以卖高价,我以前认为是出版社营销没有到位,细想想还不是这回事,书画出版物作为可读之书或范本,一是小众,二是够格的越来越少。艺术品市场的书画出版物只是作为昂贵的书画佐证真伪的附属品,它已不是大众概念或读书人的图书。
孔祥东(南京) 作家、收藏家。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原标题:书画出版物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