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
水墨写景山水册(八开)
癸未(1943年)作
水墨纸本 册页
22×33 cm×8
来源:中国嘉德1995年秋季拍卖会,第362号拍品。
这是一本黄宾虹先生作于癸未年、也即1943年的册页,是年,他恰80大寿。但囿于时局和身体状况,他只能在北京的家中整理每次出游画下的大量写生稿,据其《八十自叙》中言,“所作纪游画稿,多至万余页……见者莫不骇余之勤劳”。黄宾虹一生先后“登临山东历山,漫游了江苏的虞山、太湖,浙江的天目、天台和雁荡;又去江西,游匡庐、石钟山;入福建,游武夷;赴广东,登罗浮,游越秀;远至广西,畅游桂林、阳朔、昭平、平乐。又自湘水入湖南,登衡山,游岳麓,放舟洞庭。” 直至1932年,69岁的他出游川蜀大地,历时近一年,后即倦伏旧京。他每次游历都会画下大量的写生稿,但这些稿子的整理直到他在京蛰居才来得及整理,并且借以“卧游”一番。
“卧游”一词出自《宋书·宗炳传》:“(宗炳)好山水,爱远游,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中国山水画历来追求的可游可居之境界,由此肇始,身处一室之内,心游万山之中,是传统文人理想中的乐境。黄宾虹对于传统文化浸淫极深,他曾著文说:“东方文化,历史悠久,改革维新,履进履退,剥肤存液,以有千古不磨之精神,昭垂宇宙。”至于宗炳这种具有老庄思想的“卧游”艺术观念,对于黄宾虹的影响尤为深刻。
观赏这本册页作品,则会发现宾虹老就是一位深谙“卧游”之法的老法师,册中,从族居之地的“滨虹亭”,到当年为风所阻而停宿江上“采石矶”,还有在镇江访寻米芾海岳楼遗迹时日夕听帆江上,乃至游历浙江金华山中三洞,直至他畅游蜀地而得之廊桥,间杂着江上风光和农田之景,不一而足,皆是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借诸笔墨,开始在心中一次又一次地遨游他曾经游历过的山水。
整本册页以水墨绘就,远山淡笔虚写,近景略为渲染,点擦互皴,笔墨交替,可谓从心所欲,却画得法备气华。黄宾虹作画构图追求“三角不齐美”,即所谓“凡天生的东西,没有绝对方或圆,拆开来看,都是由许多不齐的弧三角合成……一个整整齐齐的三角形也不会美,天生的东西绝不会都是整齐的,所以要不齐,要不齐之齐,齐而不齐……”,这是他一生观察自然、研究画史的心得、构图的制胜法则,在此册页中,则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画中用笔用墨则讲究“平、圆、留、重、变”和“浓、淡、破、渍、泼、焦、宿”,即所谓“黄氏五笔七墨”。本册中五种笔法、七种墨法交替使用,氤氲混沌中墨色微妙,幻化无穷,这种在极高美学意义上的用笔用墨主张黄宾虹已是化合于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黄宾虹属于古代所谓“士”的知识分子,文化价值的维护者,作画极重功夫,而对于他笔下的山水画,他则认为:“山水乃画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万物之形,乃传其内涵之神,若以形似为贵,则名山大川,观览不遑,真本俱在,何劳图焉”。他也曾在著作《古画微》的序言中写道:道法自然,人与天近。物质有穷,精神无穷。可见黄宾虹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这种“胸储丘壑”但又“丘壑内营”的“卧游”思想,使黄宾虹的创作即注重在山川自然中吸取灵感,同时又能将其融化、提炼至“道”的境界,并使得他的作品在形式上达成主客观的高度统一,精神气象俊伟不凡,此册当是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