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鉴赏/拍卖 > 拍卖
收藏/鉴赏/拍卖
拍卖

    本此秋拍堪称中国嘉德史上二十世纪艺术最为豪华之阵容,涵括20世纪初以来主要艺术流派的发起人及领导者,借诸大家精品一游这段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艺术史。其中隆重推出由6件吴冠中各重要时期佳作组成的“吴冠中艺术专题”,从兼具东方审美趣味的60年代《牡丹花》,到70年代风景与静物佳作《海鸥之家》、《高粱》、《春在无寻处》,再至博物馆级别的80年代吴式江南水乡《江南早春》,以及90年代气韵贯通、鲜活有意境之《忆武夷山》,全貌呈现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历程。


微信图片_20201123084243.jpg

    吴冠中(1919-2010)于191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的农村家庭,作为家中长子,很小便明白自己所承载的期待,这期待亦生根发芽成为其自身的动力和决心,少时即勤奋节俭且成绩优异,考试登顶是常有的事,求学之路不易但顺遂,先从父命读取师范,后有志投身工业。就读电机科一年后,吴冠中在暑期联合军训时与国立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分在了同一连队,朝夕相处很快便无话不谈。偶然的周日,朱德群带着这位新朋友参观自己的校园,对吴冠中而言竟仿若洗礼,骤然与“美”相遇的年轻人,触动了他灵魂当中对艺术的感应与渴望,终于还是决意抛弃稳当妥帖的原计划,迈入烟波微茫之艺途。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42.jpg
吴冠中1947-50年留学巴黎期间在凡尔赛宫前留影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44.jpg
吴冠中在法国留学时的证件(四十年代)

    1946年时吴冠中通过“全国甄选考试”,被选派公费赴法国学习美术,于1950年回到祖国,在巴黎的三年间,国内已是全然新气象。归国后的吴冠中方才细知家中父母妻子之艰辛,虽从未后悔选择艺术,但青年时为学画逆父母之意,中年忙于创作而难有余暇顾怀家庭,人世之情的遗憾始终耿耿于吴老心间。但对艺术,吴冠中是全力以赴了的,着实未负丹青。本次秋拍仰藏家支持,征得吴冠中油画及彩墨作品六件,多数作品已珍藏十年以上,极为有幸与诸君共赏一代大师不同时期的真挚笔意。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46.jpg
Lot 1725
吴冠中 牡丹花
1960年
木板 油画
50.5×40 cm
签名:约一九六○年前后作于北京 吴冠中(背面)
发表:《吴冠中全集10》,P187,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RMB:4,300,000-6,300,000

    《牡丹花》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与中国嘉德2019年秋拍时吴冠中的《鸡冠花》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在于两者构图形式的相近,细究画面,作品中的花瓶亦是同件。据吴冠中曾经的邻居回忆,吴老对此瓶很是珍视,曾不慎打碎又细心粘合,同瓶不同的花,不同花而又相似明丽,两幅皆发表于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冠中全集》中。淡雅的背景平衡牡丹之雍容,大块面用笔,印象概括而不失造型。在70年代末期题签并将之赠予亲属前,吴老曾将《牡丹花》悬挂于家中私藏十余年。吴冠中爱花,亦画花,多见场景较为铺展的花丛及花团,精绘之瓶花静物甚少,以国花牡丹为主体的作品,更是仅此一件。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48.jpg
吴冠中 《鸡冠花》
1959年
中国嘉德2019秋拍Lot2015
成交价:RMB 14,950,000

    吴冠中于1973年从下放的干校调回北京,自此前长期风景游历中积累了大量绘画素材,创作风景画亦成为他通往大路的小径,避开许多敏感问题的同时,又可于广阔山川中汲取灵感。在杭州艺专学习时,受林风眠校长关于中西艺术融合理念熏陶,此时是吴冠中绘画观念形成期;而后赴巴黎留学时接触欧洲古典绘画及现代艺术等风格,创作了一批城巿风景;20世纪70年代,吴冠中的风景画进入成熟期,精炼而又较为写实的乡土风景作品多有涌现,本次上拍的《海鸥之家》及《高粱》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佳作;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时开始向抽象化和风格化发展,尤其是在作为吴老实现其艺术理念的“江南系列”中,以点、线、面的简雅搭配所形成的半抽象、半具象的水乡之景,明净澄澈而极具张力。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49.jpg
Lot 1727
吴冠中 海鸥之家
1976年
纸本 油画
39.5×35.5 cm
签名:荼 七六 (右下);海鸥之家 吴冠中 (背面)
发表:
《吴冠中彩画素描选》,图版No.37,山东省第一轻工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3月出版
《看日出—吴冠中老师66封信中的世界》,P1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
RMB:1,200,000-1,800,000

    1976年,吴冠中于3月16日离京,赴往胶东半岛进行教学及写生创作,一周后抵达荣成县龙须岛,行程紧凑,吴冠中的视角总能有趣而不见疲态,途径黄色麦浪会打趣道“闻到了老虎气息”。他在这一年元旦寄给学生邹德侬的信中谈及创作感触,“每有所得,不胜雀跃,忘怀老之将至矣”。《海鸥之家》取材于荣成石岛海岸线,此地三面环海,是中国境内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之一。吴冠中以大片明丽用色取代自己惯常的偏灰色调,白色海鸥纷飞于开阔的蓝色背景,整体布色轻松愉悦,显现出天气之和煦。鸥群刻画中以红顶作为点睛,体态描绘方式是吴冠中极为老练的线性用笔,奔放灵动,为画面注入活力,海之一涯,天朗气清,辽阔沉静。邹德侬先生在《看日出—吴冠中老师66封信中的世界》一书中称赞此《海鸥之家》时写道,“若把视点盯住柱状海礁顶部,总见成片海鸥围绕着它悠然‘盘旋’,如荷兰之大风车。所以,每每必注视良久”。作品在海鸥与海的一动一静之间取得平衡,从中可以瞥见吴老此一时期心中的动与制,画面出彩动人,值得静观体味。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51.jpg
吴冠中 《海浪》
1976年
中国嘉德香港2014秋拍Lot963 成交价:RMB 4,366,320

    《海鸥之家》亦收录于1979年由山东省第一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出版的《吴冠中彩画素描选》中,为文革结束后正式出版的首本吴冠中画集,艺术家本人对这本由官方集结出版的画册亦极为重视,亲自参与了作品的择选工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时代意义。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53.jpg
Lot 1724
吴冠中 高粱
1977年
木板 油画
50×43 cm
签名:荼 七七(左下)
RMB:4,800,000-5,800,000

    次年的吴冠中仍奔波于写生途中,《高粱》便作于1977年。吴冠中极爱刻画作物,这其中,尤爱高粱。曾说“粮食是我的图腾。南方的水稻和小麦个儿都矮,北国的高梁高高挺立,显得风姿绰约,而且威武。看高梁从幼苗而青春,满身苍翠,秋,通体艳妆,赤红的脑袋在蓝天摇曳,实是一种骄傲”。70年代在农村写生时,乐于听农民朋友评价画面,因他们不随便叫好,称赞则由衷,每当得到农人认可,吴冠中便也满意。他笔下常见农家情景,下乡时若被村民称为“老吴”则心生欢喜,追其根本,因他亦是在耕耘中成长的孩子,知农家之辛劳,更知农人之大美。此幅《高粱》中,主体形象强势而张扬地占据画面,以夸张透视凸显出高粱之高大繁茂,侧旁三两人物则如星似点,体积对比强烈,而刻意弱化的明暗又使作品具有印象及装饰效果。左侧数枝独立高粱,茎叶刻画笃定有筋骨,透出自强之感。此作极为饱满,寓有丰收之兆,亦是对土地和作物、人民及劳动之礼赞。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55.jpg
Lot 1726
吴冠中 春在无寻处
1978年
油画 纸本裱于木板
35×37 cm
签名:荼 七八(右下)
发表:
《吴冠中精品选集》, 图版57, 艺达作坊,1996年10月出版
《吴冠中作品收藏集》,图版40,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吴冠中全集3》,P131,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RMB:6,000,000-8,000,000

    创作《春在无寻处》的1978年,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的吴冠中归国后首次个展—“吴冠中作品展”在京开展。这一年,距他被艺术俘获再无回头的十七岁,已过四十三载;距他选择回归故土的三十一岁,也已二十八个春秋。此间的徘徊与苦闷、兜转与浮沉,已成往昔,再向前,吴冠中心间依然是纯粹之艺术,白首未曾相离。《春在无寻处》以淡黄与浓黑为主色调,构画方式趋于多点透视,有塞尚静物之感。因极喜爱梵高,吴老笔下素淡之静物常见葵花,以盆花为对象之作,此是唯一,甚为珍稀。虽为盆花小品,然笔触爽利遒劲,细节处极为精彩,油彩间的并陈或融合随运笔如实展现。台案与花盆是大面积的黑与灰、深褐及赭石,兼以植物之绿带出光感,表达转折与体积,又以画笔末端在未干颜料中勾勒出盆之形,画面婉约可爱又率性精悍,堪称灵犀之作。观此画,当如其人,待春风一到,冬之肃杀便全然不见,枝芽尖端的花苞将再次绽放属于自己的清香。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56.jpg
Lot 1723
吴冠中 江南早春
1985年
布面 油画
61×72 cm
签名:荼 一九八五(左下)
发表:
《中国当代美术家—吴冠中》,P51,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初版
《名家翰墨》第22期—吴冠中鉴定特集,P116-117,翰墨轩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
《吴冠中全集3》,P210-211,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RMB:12,000,000-18,000,000

    吴冠中在水乡中长成,笔下黑与白之间的江南墙瓦优雅简洁,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1985年时的《江南早春》带有吴老“江南系列”之特征,删繁就简,以大色彩完成平面分割,不拘于物象,亦不受限于形式。黑白的相间对照使画面中呈现出抽象意味,又与西方抽象强调理性不同,吴冠中笔下江南总带袅袅心境,重传情达意,富有东方情绪。吴老曾言,“画不尽江南村镇,都缘乡情,因此我的许多画面上出现许多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江南早春》中色彩亦显练达,除了留白的墙体,只有天空及冬末春初的树,白墙似雪如练,树木苍皴而色浓,对比强而利落。枝桠间见绿意,春燕已归,纳水乡之景于纸间,得见江南雅净之初春。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758.jpg
吴冠中在绍兴写生,1987年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800.jpg
吴冠中《水乡人家》
1985年
香港苏富比2020年春拍Lot1034,成交价:HKD 24,175,000

    吴冠中自70年代年开始的水墨创作以风景为主,是对这一媒介的“适应期”,风格尚具象;80年代被称作“银灰色时期”,简淡素雅;90年代前期为“黑色时期”,后期为“整合期”,游走于具象、抽象之间,全新气象,大方而自由。1992年的彩墨作品《忆武夷山》以山与树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发挥水墨之节律,点线疏密相间、水墨晕染块面,多层次叠加,将武夷山的山势之起伏,树木枝杈之繁茂,表达的流利而通畅。武夷地处福建及江西,南方山水中兼具北方格调,《忆武夷山》中,彩点与灰线相互交错,用笔浓淡粗细有致,虚实缓急之间强化武夷之美感,走笔如行云,在抽象与形象之间游刃有余。水墨之中缀以多彩,黑白间见光影,《忆武夷山》于是兼具山之稳、林之繁、光之跃动,气韵连贯而鲜活有新意。

微信图片_20201124085802.jpg
Lot 1722
吴冠中 忆武夷山
1992年
纸本 彩墨
69×89 cm
签名:忆武夷山有印鉴(右上)吴冠中 一九九二 有印鉴(左下)
发表:
《谁看白首起舞!—吴冠中画集》,P70,国风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中国画年鉴 1992》,P38,新华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2》,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吴冠中全集7》,P154,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说明:附艺术家亲签之作品证书
RMB:3,500,000-5,500,000

    本次中国嘉德秋拍姗姗来迟,正值一年末端,农历亦已冬月在望,春元将归而万物资始,借吴老于八十五岁春节时所写,同期来年:“西风一天比一天凛冽,但她明年将转化为温柔的春风,那时候,像慈母,她又忙于孕育满眼青绿的稚嫩的叶”。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