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中国画) 刘 建
尼玛泽仁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13日 12 版)
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把智慧和美学追求凝固在各个时期风格各异的建筑群中,无论是东方辉煌厚重的故宫、黑瓦白墙的皖南民居,还是西方雄浑凝重的古罗马神殿、神秘崇高的哥特式建筑,无不渗透着世界各民族对文化与历史的哲思。
中国山水画对建筑早有涉足,以界画作为引入,但仅仅是作为山水之陪衬或以散点透视对建筑之追摹,表现仍显单调。上世纪中期,李可染等先生以不倦的旅行写生,为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后,城市建筑日新月异,一批敏于时代的艺术家率先提出了“都市水墨”的文化拓展,但大多还是停留在把建筑作为中国山水画里的中景、远景来画,或是作为外在的、好看的风景来画。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何把建筑本身的艺术精髓以及它蕴含的历史气息、文化底蕴抽出来,同时又以中国绘画精神展现给观众,至今仍然是一个新课题。
在这一方面,刘建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他行万里路写生,凭借自身的学养、灵气,解读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雄伟建筑,将版画的提炼、西画的精准、中国画的洒脱熔入一炉,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把立体的建筑艺术转换在平面的宣纸上。这些作品把人带进建筑的审美意境中,唤起人们对历代文明精神的仰视。
中国的江南水乡,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或是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埃及的金字塔,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刘建以潇洒娴熟的笔墨畅游于世界建筑艺术长河,表达着天地间人类之追求、信仰、理性文化,表达着对历史的崇敬之情。他还从吴哥窟、伊西斯神庙中看到永恒的沧桑,把遥远、神秘、深邃拉到我们的眼前,发出面对今日世界难以言说的感慨。这种横穿时空、最难用绘画语言表现的建筑为主体的作品,在当今画坛并不多见,这表明刘建对人类文明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不是“按图索骥”、拍照作画,而是敢于把建筑艺术重合、逾越,在大量的取舍中,从精神需求和精神引导的角度,思考建筑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思考绘画在生命中的价值,展开对浩瀚无垠的天地的思索和旷邈悠远的文化怀想。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虽严谨有序又不失灵动。刘建在创作中注重对建筑结构元素的把握,比如体积的大小、方圆、横竖互相联动,以及粗细对比等,把从建筑本身提炼出的美学元素,在平面的绘画中重新组合排列,在构成中找到形式美的秩序,在宣纸上奏响建筑之美的交响乐。他在多样的图式和表现手法上积极探索,寻求创新,以开放的眼光在多元化的复合结构中,用全新的方式呈现中国画的视觉表达,为今天中国画的发展变革又添新的审美建构,为中国画表现世界并与之对话、达成多元文化的共识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
在对建筑的艺术表现中,刘建追求的仍然是“象外之象”的精神境界。他在画面中追求黑、白、灰的纯粹性,在组合中突显建筑结构块面的单纯与平衡,凸显了建筑精准的透视空间,也兼顾水墨多变的状态,以线条、墨块、留白以及清雅的色彩来体现中国画的笔精墨妙和艺术的纯洁性。他用线强化韵律和节奏,行笔富有表现力,在长短横直的交替中营造着格调和美感。他发挥中国画的特色,作品呈现水墨自身的审美趣味,灰白平面上的肌理,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感,大块流淌的墨迹表达出梦幻般的神秘与深远情怀。
刘建一直在艺术的苦旅中求索、攀登。未来,相信他还会在中国水墨之路上锐意创新,以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文化历史使命。